真实的犹太教育:没有《圣经》抹蜜,最高阅读量只是“白色谎言”(四)

2020-06-10 来源:原创

摘要:按照《圣经旧约》的记载,约3000年前摩西曾经独自登上西奈山并与上帝对话了40天,最终上帝授予摩西十诫,用以坚定犹太民族的一神信仰,并规范其言行。其中,第五诫明确提出众人当孝敬(כבד את אביך)父母。

家庭教育塑造一切

按照《圣经旧约》的记载,约3000年前摩西曾经独自登上西奈山并与上帝对话了40天,最终上帝授予摩西十诫,用以坚定犹太民族的一神信仰,并规范其言行。其中,第五诫明确提出众人当孝敬(כבד את אביך)父母。

虽然十诫同样为西方基督教世界所接受,但是孝敬父母这一条却并没有被严格遵循,甚至在欧洲主流语言中都找不到孝敬的准确对应词。犹太人不一样,不但希伯来语中有专门的孝敬对应词,他们也实实在在遵循了这第五戒律。由此,在整个西方世界,犹太人最强调亲情纽带、最重视家庭生活,自然而然的,犹太人也创造了最独特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一家人得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只有这样父母才有足够的可能去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犹太人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民族之一,几乎所有的节日都要求家人聚餐,甚至大家族团聚数日。

每周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同样要求有能力的犹太人禁绝一切工作,为妻子分担家务,与孩子学习玩耍。不可否认,犹太人虽然有超高的离婚率(正统犹太教徒除外),但是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足够多的照顾,让以色列因为父母离异而成为问题少年的情况相对较少。

犹太人的重要节日和纪念日

家庭聚餐,特别是每周五的安息日晚宴是犹太家庭中重要的教育时刻。历史上很多著名犹太人都对家庭聚餐心怀感激。比如号称美国在20世纪最重要人才引进的美籍匈牙利裔犹太人冯·诺依曼,就曾多次回忆与父母安息日晚宴的场景。冯·诺依曼的父亲年纪轻轻就成为布达佩斯的银行家,并参与创建了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这样的一个大忙人却坚持每天晚上和孩子们一起晚餐,并与他们探讨大人世界中的商业活动、证券交易,而每周五的安息日晚宴则要与孩子们共同念诵安息日经文并讨论问题到深夜。这样头脑风暴式的晚餐持续了冯·诺依曼的整个童年,给这位天才中的天才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犹太家族聚餐

根据美国人类发展学家哈特(Betty Hart)和莱斯利(Todd Risley)在1995年跟踪研究得出的数据,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普遍比低收入家庭孩子听到更多的词汇量,这个差距在3岁以前就可能达到3000万个单词,而听到越多单词的孩子越聪明。这个研究表明了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孩子后天的智力开发水平。相较而言,善于表达并乐意与孩子交流的父母显然是犹太家庭教育中的最重要基石。

犹太人也意识到了父母与孩子交流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并有意将这种交流模式扩大化,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习模式,称为海沃塔(Havruta)聊天式教育。

海沃塔的字面意思是伙伴关系,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学习和表达某个问题。海沃特聊天可以理解为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刻意练习,但是要以相对轻松的形式展开,用提问、对话、发散式讨论等形式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

比如,父母可以主动要求某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与自己的兄弟分享,如果孩子拒绝,父母不会训斥,而是让孩子说明理由。孩子也可以提条件,什么情况下他可以借,什么情况下他可以不借。如果做得好,孩子会要求父母提供什么样的奖励。

一切的对话类似于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孩子不但可以有正式发表言论的机会,也可以参与到重要家庭事务的决策中,让他们更有决策意识。犹太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问商”,也就是找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在类似海沃塔聊天式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的。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好的答案,用一个问题来回答另一个问题比得到答案更重要。犹太人相信只有一流的孩子才能提出一流的问题,并成为一流的人才。

家庭教育如一块磁石,把父母与孩子紧紧的聚合在一起,使得犹太社会充满温情与活力。与我相识多年的很多犹太朋友,至始至终把家庭事务放在首位。比如曾经红遍全球的哈佛幸福课教授,以色列犹太人沙哈尔(Tal Ben-Shahar),2015年放弃哈佛教职,回到以色列的一所普通大学教课。我曾经问他放弃哈佛的原因,本以为他给出的答案很可能是在哈佛受到排挤,而他给出来的答案简单至极,就是为了让四个孩子学好希伯来语,能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我另外一个忘年交,80多岁的以色列国家英雄赛格夫(Itzchak Segev)将军,每次和我电话或见面,必定首先推销他歌手儿子的新歌,或者委托我在中国寻找演出机会。“百岁仍忧八十儿”,不是只有在中国才可怜天下父母心。

编辑

耶路撒冷陷落

(以上文章来源于中国慈善家杂志 ,作者朱兆一)